最新消息
妥善運用AP課程 &了解AP考試的意義
AP 考試的成績於每年七月正式出爐,接下來幾天成績還會陸續更新。許多學生迫不及待地收到自己的成績並分享成功的喜悅, 選修AP相關先修課程及參加考試是除了能夠加強學業水平而且能夠凸顯競爭力。AP考試的成績背後除了代表認真努力的付出,每項成績還代表著不同的意義。 關於AP (Advanced Placement)美國大學先修課程的詳細介紹 一定要選擇AP課程嗎?為什麼AP成績很重要? AP (Advanced Placement) 是美國大學先修課程,AP課程的難度相較其他一般課程來的要高,並有機會透過AP考試成績折抵大學學分。學生通常會選擇AP課程是因為他們在特定的科目上有一定的程度,因此對此科目擁有興趣及熱情,並願意投入更多精神及時間進修學習。雖然AP成績不是申請美國大學的必備條件,但是隨著大學申請的競爭日益趨升,AP成績是必須具備的競爭籌碼。 考越多AP考試越好嗎? 透過AP課程,能夠學習到更深入的知識並透過參加AP考試證明自己的學術能力,好的成績自然對大學申請會有幫助,但是並不是AP考試考的越多越好,也不要抱持著「你考,我也考」的錯誤觀念。在AP學程的規劃上,不要盲從的選擇自己不熟悉或與自己志願不相關的科目,例如:明明目標和興趣是理工類,卻考了一大堆藝術方面的AP,反而理工科目沒有考到,這對大學申請理工相關科系時並不會有實質的幫助。 在規劃AP課程時,不妨問問自己: 我所選的課程,在考量上是否是均衡的,並且是否能夠為未來大學生涯奠定基礎? 我是否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及做好時間規劃,讓我能夠有信心迎接大學先修課程的挑戰? AP 成績代表什麼意義? 除了AP課程成績之外,AP考試的成績範圍為1-5分。評分是由選擇題及問答題所組成。從AP考試的成績結果來看,除了可以了解你對此學科的程度之外,這些成績可以當作申請大學時的紀錄依據並且是決定你是否能獲得大學學分的重要關鍵。值得注意的是,不同AP科目的分數,背後代表的意義是有所不同的: 1分: AP考試成績的最低分,並且代表著學生不會在此AP課程中獲得學分。這是學生最害怕得到的分數,而且對於申請大學不會有任何的幫助。 2分: 這個分數代表了你雖然理解了部分的課程內容,但是程度還不足以獲得大學學分。對於大學招生方來說,AP考試成績為2,可能會認為你沒有為考試做好準備、表現不符合課程的標準、認知及判斷力不足等。因此,2分是不建議填寫在大學申請中的。 3分: 3分是合格的分數,代表你以高中的程度,通過了艱深的大學先修考試。您可能有資格獲得此AP科目的大學學分(具體取決於學校的標準)。這是你應該考慮放入申請資料中的分數,但是還是要權衡到校方的需求及條件。你可以透過與學校老師及專業人士討論,規劃申請大學的成績提交策略。 4分:這是一個優秀分數,大多數的學生可以獲得學分。達到4分的水平,意味著你做好了熟讀深思的工作。大學會對你的實力留下深刻的印象。 5分:無庸置疑,這是AP考試中的黃金標準。除了代表你是掌握了此科目的精華薈萃,這個好成績有機會讓你在申請大學的過程中脫穎而出。 AP 考試過程不理想,是否可以取消成績? 根據College Board(美國大學理事會)的規範,如果你在考試時在試卷上填寫了寄送成績的大學,而你覺得作答過程不理想,決定取消這項成績,記得需要在6月15日提出申請,一旦取消就永久無法挽回了,所以必須慎重考慮。或者,你也可以成績出來後申請隱藏成績。 覺得選擇題測驗時表現很好,但成績有點低,可以重新評分嗎? 針對AP考試結果,學生可以透過College Board申請重新評分(Rescore)。重新評分選擇題,每項科目籌收USD $30,申請截止日為10月31日,作業時間約6至8個星期。重新評分後的成績將會與原始成績進行比較。如有差異,將以最新評分的成績為準。有時會出現重評後分數反而更低的情形,因此必須慎重考慮是否要重新評分。 可以拿回開放性問答題的試卷嗎? 開放性問答題不提供重新評分,但成果揭曉後,有些學生會想了解自己在開放性問答題(free-response section)中的具體表現,查漏補缺,精益求精。申請領取開放性問答題的原始試卷 (不含註記、修正及分數) 每項科目籌收USD $10,申請截止日為9月15日,約二至三個星期可以領回原始試卷。 充分的自我規劃及妥善的運用AP課程,有效地幫助您百尺竿頭、更上一層樓。 College Board AP 官方網站:https://apstudent.collegeboard.org 高中升學&申請大學輔導歡迎洽詢 A. League 專業顧問
-
2019-07-17 15:00:28
繼續閱讀
美國大學科系怎麼選?五個引導你找到適合科系的關鍵
申請大學是每位學生求學生涯中重要的里程碑,建構人生藍圖的同時將面臨許多重要的抉擇,一直以來挑選玲琅滿目的科系是許多學生會碰到一大難題,擔心選錯科系會影響未來生涯發展,甚至害怕會因爲沒有興趣而面臨轉系等問題。 正式做出決定之前,仔細地搜集資訊、討論、自我評估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分享幾個在挑選科系時可以自我評估的問題,有助於你探索出人生的方向。 我現在要馬上決定主修的科系嗎? 多數的美國大學在入學時並不會要求學生立即決定主修的科系,通常是在二年級後才需要開始選擇特定的科系,所以有部分的學生是以「未決定科系(undecided)」及「通識教育(liberal arts)」入學。然而,申請大學時,學生若是對特定的科系表現出熱忱,是有助於申請結果的,因為每一所大學會有不同的校系分配需求,當你有明確的方向時,校方能夠更容易的知道你適不適合學校的整體結構。 我在高中有哪些擅長的科目及興趣? 尋找合適自己的大學及決定科系之前,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你是否對這個科系懷抱著熱情。可以透過你在高中擅長的科目及興趣當作線索,進而了解自己適合哪一種學科領域。例如:在高中時喜歡科學並在AP Biology 課程中有傑出表現的同學可以選擇醫學類科系、對文字充滿愛好並擅長寫作的同學則可以考慮朝密集型寫作專業發展,如新聞學、政治學及英語。 這個科系有哪一些要求呢? 為了能夠在校系挑選中做出明智的決定,你需要清楚的了解每一個科系所涵蓋的內容並衡量是否符合個人條件及需求。 科系申請要求及條件:不同的科系會有不同的要求及必備條件,例如相關領域的課程、實習經驗或外語能力等。 科系的廣度和深度:透徹的了解科系內容,如課程架構、上課方式、畢業標準、師生比例等。 我該怎麼做才能更了解這個科系? 除了研究課程之外,不妨造訪大學更深入的了解科系及學校環境,透過實地經歷大學情境及體驗學習模式,有助於你做出更實際的判斷。 這個科系與我的未來前景相符嗎? 選擇科系前可以搜尋此科系的產業情形,你可以透過確切的數據資料了解就業的比例及起薪等。若大學畢業後想要申請工作許可(OPT)進行實習工作,也可以了解這個科系是否有提供相關機會。 許多科系的專業可以融入到各個職場中,所以不要過度擔心未來被“侷限”在特定的職業中,大學期間透過實習和進修課程,能夠發掘你的個人特質及職業興趣。對一些學生來說選擇科系十分容易,也有一部份學生是利用一二年級,嘗試修習不同領域的課程,從中發掘或確認自己喜歡的科目。無論哪一種方式,找出自己的興趣,為自己安排最適合的志願,是最重要的。 高中在學輔導&申請大學輔導歡迎洽詢 A. League 專業顧問
-
2019-07-08 13:49:07
繼續閱讀
聰明應對候補名單(waitlist)的申請結果
美國大學常見的申請結果通常為:錄取(admitted),候補(waitlisted)及拒絕(rejected)。 除了錄取與拒絕已成定局之外,候補(Waitlisted)是捉摸不定的結果。習慣肯定及否定兩種答案的學生,往往會在這種懸而未決的狀態中感到煎熬。 每個人的申請情況不盡相同,與其在漫長的等待中舉步維艱,不如嘗試以下方式來增加下一輪的錄取機會,探索其他可能性並根據目標做出最適當的決定。 了解大學的後補運作流程 在決定下一步該怎麼走時,了解大學的後補作業流程十分重要。每一所大學有不同的後補政策,可以透過上網搜尋該校往年的候補情形進行評估,例如:往年候補名單有多少申請者、多少人接受/拒絕候補、最終轉正錄取人數等。 大多數的大學在開始接受申請時會預測大約有多少學生註冊,當人數無法確切估算時,並會將部分符合申請資格的申請者放入候補名單中,待學校重新確認招生比例及名額後,就會開始「轉正」候補名單中的學生。 候補名單不一定有排名順序,最終的錄取結果可能是根據其他因素決定,例如招生委員可能會按照學校需求而補充特定科系的學生。 決定是否留在候補名單上 如果候補中的學校確實是你的第一志願,那麼留在候補名單是獲得錄取機會的唯一途徑。相反地,如果你有了其他更好的選擇,那便可以離開候補名單。無論你的決定是什麼,記住一定要按照校方指示,正式接受或拒絕候補名單的邀請。 在確認要留在候補名單之後,再分成三種步驟: 不要補資料:有些學校只希望學生給予簡潔的回覆,並明確闡明請學生除了回覆外不要再寄送額外的資料,這個時候請務必遵從校方的指示,避免造成校方困擾及反感。 依學校要求補充資料:有些學校會在候補通知中要求補件,也有可能是在學生接受候補後,另外再寄一封信並針對先前的申請文件內容索取進一步的資料。即時回傳資料,可以表現出你對學校積極及誠意。 學校無特別指示:有些學校對於候補的補件方式沒有明確的規範,這時可以考慮禮貌的給予簡單的回覆,並適當地提供你想補充的資料。 候補期間,和學校聯繫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禮貌和尊重,如果學校明確的說明不接受任何補充文件或信件,請不要違反規定,更不要過度頻繁地聯繫招生單位,造成不必要的反效果。 Plan B: 多一份保障,多一份安心 在候補名單中的你,即使對錄取機會有極大的信心,但為了保險起見,記得考慮周全並選擇一所保底的學校。許多候補通知是要到5月1日,也就是大多數大學的註冊截止日之後才會公布,所以權衡之計十分重要,避免將候補中的學校當成唯一的選擇。 展現你的熱情 如果你選擇留在候補名單中,並確認校方接受額外的資料,你可以寫一封信分享近況來展現你對該校的熱忱。 信件內容可以包含: 重申你對學校的濃厚興趣 具體描述你適合這所大學的理由 闡述錄取後一定會選擇這所學校的決心 自最初的申請提交至今,你又更近一步的成長:提供成績方面的突破資訊及最新的比賽榮譽等 信件的內容請避免瑣碎的訊息,內容要少而精、有份量,一封真誠及經過認真思考的的信件才能夠產生正面的影響。 收到Waitlist的結果不要灰心,候補不等於拒絕,反而代表著一線希望,千萬不要因此而輕易放棄! 高中在學輔導&申請大學輔導歡迎洽詢 A. League 專業顧問
-
2019-06-28 15:09:41
繼續閱讀
如何撰寫令人印象深刻的入學申請履歷?六個小技巧,讓你脫穎而出
入學履歷是大學申請文件中十分重要的關鍵,國外的升學篩選過程不單只是參考課業上成績,更重視各個人興趣發展。所以交出一篇出色的履歷,除了能夠讓校方已最快方式的了解你的學經歷,更能夠以多方位的角度了解你的綜合表現。 好的履歷會說話,更是給人的第一印象,以下為讓履歷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幾項建議: 利用暑假來充實你的履歷 暑假暫時揮別了課業壓力,是探索興趣及累積能力的大好時機。充分的規劃暑假,能夠讓在自我充實的同時豐富履歷。暑假除了別鬆懈地持續閱讀外,選擇課外活動也很重要,課外活動除了符合自己的興趣更應該選擇能夠挑戰自我及對大學申請有意義的活動項目。 把握履歷的關鍵主題 像任何好的論文一樣,好的履歷需要一個核心主題,並在履歷中貫穿使用。在撰寫履歷前,請思考一下以下問題: 你的學習經驗如何塑造了你 你想在未來獲取哪些經歷 你最熱衷的事物 履歷的內容都應與以上三點關鍵相關聯,也並別忘了在文字間表達你的興趣和熱情。當描述工作、實習或學經歷時,記得強調你的能力及目標。 展現個人特質 軟性技能(soft skill)和專業技能(hard skill)能夠幫助你在各種環境中成長,這些技能除了十分珍貴之外,也能使履歷變的更有價值。如果說專業技能(Hard Skill)是「技術功能」,那麼軟技能(Soft Skill)則是在為人處世中所運用到的「個人功能」,像是:團隊合作、多樣創造、解決問題、溝通方式、領導風格等。一旦你了解這些技能,就可以在履歷中使用這些能力的相關詞彙。如“多元(devised)” 、”創造(created)”、或“發展(developed)”這些簡單的動詞可以將你的個人特質呈現在履歷中,進而突顯你的專長及優勢。 保持簡潔扼要 對於入學履歷來說,請擺脫內容越多越好的迷思,長篇大論反而會造成負面的效果,履歷是將你的人生濃縮成一頁,因此撰寫時必需去蕪存菁。在撰寫履歷時,將內容集中在具有價值的實質經驗上,使用數據加強文字敘述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可以直接證明你的努力和辛勤耕耘實際產生的結果。記住,雖然添加額外的項目讓履歷看似豐富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能夠突顯優勢的內容。 檢查、檢查再檢查 履歷是你給人的第一印象,因此請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以避免不小心的錯誤。完成履歷後,請重複檢查拼音、語法、字體及排版等。也可以請同學或朋友進行校對,減少盲點的發生。 尋求反饋 可以將完成的履歷給父母、長輩、兄弟姊妹或是老師參考,並請他們提供反饋。擁有另一雙眼睛,可以讓你以全新的視角認識自己,進而幫助你在履歷中以更客觀、平衡的角度展現個人特質。 一份出色的履歷,讓你脫穎而出,提升錄取的機會! 高中在學輔導&申請大學輔導歡迎洽詢 A. League 專業顧問
-
2019-06-19 15:41:11
繼續閱讀
收到Likely Letter到底是錄取了沒?多數留學代辦不知道的事
申請過美國大學的都知道,三月是個令人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的月份。儘管有些學校從12月開始一路放榜到4月,想要挑戰美國名校學生幾乎都是在等三月最大宗的開獎。舉例而言,UC 加州大學各分校從3/1開始陸續公布到3/31,UW 華盛頓大學公佈申請結果的日期是3/1至3/15,UIUC 伊利諾伊香檳大學則鎖定3/1準點發布,Stanford 史丹佛喜歡最後一個公佈,常常在4/1愚人節嚇大家。至於常春藤盟校,八校總是統一同一天同一時間全球放榜,而今年維持和去年同天,約定在3/28。 申請結果通常分為三種:錄取 (acceptance)、拒絕 (denial)、備取 (waitlist)。一般會申請常春藤的學生都不會只申請一所,12月份寄出申請資料後,結果要等三個月才知曉實在是煎熬,有的學校因而衍生出了「Likely Letter」(可能錄取通知信)。 舉例而言,我們的學生在三月初收到了全美國排名第3名的常春藤頂尖名校Columbia University 哥倫比亞大學寄來的信件,開頭如下: "I am delighted to inform you that your application to Columbia University has been carefully evaluated and that you have earned designation as a likely candidate for admission to Columbia College." 學生看到這句話,總是問:「這是什麼意思?」「到底 "likely" 是指錄取了沒有?」 事實上,收到這種 Likely Letter 就是錄取了!非但表示學生錄取了,還意味著學生是所有申請者中佼佼出眾的少數人之一! ↑ A. LEAGUE 學生收到 Columbia University 哥大通知信 為什麼大學要寄 Likely Letters? 全美國統一交付大學訂金的期限是5月1日,從三月放榜到五月付訂前,大學無從得知哪一些學生真的會來註冊,哪一些只是申請來當備案,因此,大學希望他們精心挑選出的學生也能如此喜歡他們,進到他們學校就讀。故大學提早發出這封通知信,增加學生對學校的喜愛,也多給學生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去更深入認識學校,能更從容地在眾校之間做出選擇。 收到 Likely Letters 後要做什麼? 學生首先可以寫信給大學致謝,無論最後要不要去讀,收到頂尖名校的確認信總是令人興奮,除了謝謝自己一路以來的努力付出,謝謝父母從小到大的栽培之外,也謝謝大學入學招生委員花時間審核你的資料,謝謝他們對你的認可,謝謝他們特地為你提早帶來這麼棒的好消息,以展現你對大學的尊重與喜愛。 接下來,千萬不能鬆懈,一定要持續顧好在校成績,順利高分畢業,並注重個人品格,行為舉止須檢點,留意網路發言的正當性。別忘了,就算是收到正式的錄取通知後,一旦成績一落千丈或是發生任何有違道德規範的行為,均有可能隨時被撤銷錄取資格。 高中升學&申請大學輔導歡迎洽詢 A. League 專業顧問
-
2019-03-02 23:42:55
繼續閱讀
到美國讀大學最重要的步驟不在於申請過程,而是...
申請美國大學猶如長期抗戰,從國中開始加強英文能力,注重校內表現及課外活動,參與各種標準考試,到12年級時每一份申請文件的填寫、每一篇作文的撰寫、每一份作品集或研究報告的努力,對大學而言,或許只是十萬份報名資料裡的一小角,對學生而言,卻是這個人生階段,最重要的心血。 然而,申請大學的步驟並不止於大學公布結果的那一霎那,而是在數封錄取信之間,做出明智的抉擇。 今年3月錄取通知紛紛出爐後,我們在4月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跟學生們溝通學校的選擇,其中有幾位學生非常掙扎... A同學:在 UCSB 和 UW 之間選擇 學生及家長透過在網路上的了解,綜合比較後認為 UW 是較佳的選擇,但是我們根據過去十年的經驗,分析科系選項、學術發展、教學資源、未來潛力,強烈推薦學生去 UCSB,最後學生聽從了我們的建議,家長雖然存有疑慮,卻也尊重了孩子的決定。 後續:2019全美大學排名甫出爐,UCSB 較去年上升7個名次,UW 則倒退3個名次,UCSB 遙遙領先 UW 29個名次,此時家長心中的遲疑終於解開了,也證實我們的評估是正確的。 B同學:在台灣大學和 Stony Brook 之間選擇 學生想在氣候宜人的環境求學,因為沒錄取心中第一志願的夢想大學,對 SUNY 系統又不熟悉,本想乾脆留在台灣,經過我們努力說服,決定給自己一次踏出舒適圈的機會,家長也相當支持。 後續:學生一飛到紐約就傳來感謝的訊息,不但喜歡當地環境,也很快融入校園生活,更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最新排名,Stony Brook 比去年上升了17個名次。 C同學:在 Toronto, UBC 和 UCI 之間選擇 學生在加拿大溫哥華讀高中,原本想繼續留在西岸,待在華人多的地方,又不知該選擇加拿大還是美國,經過我們分析之後,他屏棄舒適方面的考量,選了我們推薦的 U Toronto。 後續:才剛開學第一週,學生便意識到多倫多大學強大的競爭力與豐富的資源,目前正以前所未有的努力在讀書,和錄取其他大學的高中同學相比,他認為我們的推薦是正確的。 A. League 做到的,不只是幫學生申請上理想學校,更是將他們送進一所能讓他們在四年內蛻變最多的學校,確保他們沒有被網路上五花八門的資訊誤導,沒有被同儕間的傳言揣測影響,而在有限的選項內,做出最有利的抉擇。 謝謝願意相信我們的家長和學生,我們會盡一切所能,幫助學生成長,讓學生在各方面的收穫呈現最佳化。 高中在學輔導&申請大學輔導歡迎洽詢 A. League 專業顧問
-
2018-09-23 01:11:30
繼續閱讀
加州矽谷最青睞的20所大學 - 留學美國需具備思考力
留學,是為了贏得更好的工作和未來。 矽谷(Silicon Valley),位於北加州舊金山灣區的南端,孕育了當代數一數二的科技產業,包括 Apple、Facebook、Google 等,如果學生希望將來留在矽谷,那麼,留學之前,可以先瞭解哪些學校的畢業生較容易在矽谷找到工作。 美國專業招聘平台 Jobvite 於2015年訪問七百萬求職者及四萬名求才者,調查出20所被矽谷及周邊地區的企業錄用最多的大學。 20. Cornell University 康乃爾大學 身為最年輕的常春藤名校,Cornell 康乃爾大學有極高的學術聲譽,逾 240萬校友中,先後有 41位師生獲得諾貝爾獎。 延伸閱讀「Cornell 康乃爾大學 - 山環水繞,環境清幽,彷彿置身童話的頂尖學府」 1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加州大學 爾灣分校 風景優美的校園,良好的治安,及豐富的課外活動都是 UCI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所具備的條件。 延伸閱讀「UCI 爾灣加大 - 校園內自建中央公園,校舍持續規劃興建中」 18.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位於加州旁邊的亞利桑那州,ASU 是一所公立的研究型綜合性大學,其表現一直以來都比 Univerisity of Arizona 亞利桑那大學好,雖然離美國百大尚有幾個名次的距離,但在計算機、光學及商業管理方面屬於區域性領先者。 17. University of Michigan 密西根大學 U Mich 密西根大學有三個分校,分別位於 Ann Arbor 安娜堡(主校區)、Dearborn 和 Flint。在各學科領域皆有卓越的成就,屬於全美頂尖的公立大學,又被稱為公立常春藤。 16. California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 - San Luis Obispo 加州理工州立大學 聖路易斯奧比斯堡分校 Cal Poly 屬於 CSU 加州州立大學系統,共有二個分校,分別是 San Luis Obispo 和 Pomona,其中 San Luis Obispo 是23所加州州立大學裡,最優異最競爭的學校。Cal Poly 綜合排名雖然不在全美百大內,工程學卻是非常出色,包含建築、製造、計算機、電氣電機、土木與環境工程等。 15. University of Illinois - Urbana - Champaign 伊利諾大學 香檳分校 UIUC 是相當優異的公立研究型大學,也是美國最大規模的公立學校之一,理工科甚至名列前茅。 1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加州大學 聖地牙哥分校 UCSD 管理19個研究機構,並與多個區域研究中心緊密合作,研究經費甚至比頂尖私立名校高,屏除各科系院所外,設有六所學院,讓學生的生活更有重心,生物工程研究方面為全美頂尖。 延伸閱讀「UCSD 聖地牙哥加大 - 西岸最大校園和英式學院系統」 1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加州大學 聖塔克魯茲分校 UCSC 校區位於舊金山灣區的海灣城市,距離矽谷僅需半個多小時的車程,計算機科學及電機相關出身的學生,大多能在舊金山找到實習甚至工作機會,包括 Google、Apple、Intel、甲骨文等大型公司。 12.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卡內基梅隆大學 CMU 是頂尖的私立大學,計算機工程為個位數排名,享譽世界,另外,戲劇學院和藝術學院也是名列前茅,工業設計學系的表現非常突出。 11. Santa Clara University 聖塔克拉拉大學 SCU 位於加州聖塔克拉拉市(Santa Clara),也就是矽谷的心臟地帶,綜合排名不高,卻有地利優勢,獲得企業青睞。 1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加州大學 洛杉磯分校 UCLA 是美國商業金融、高科技產業、電影藝術等專業人才的養育搖籃,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齊名,是最好的公立大學之一,每年接收到申請數量居所有美國大學之首(以2018年為例,有11萬3千位申請者報名,競爭5,900個大一新生名額)。 延伸閱讀「UCLA 洛杉磯加大 - 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大學」 9.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南加州大學 USC 歷史悠久,是一所校園文化生活豐富的著名私立大學,擁有龐大的校友網絡「特洛伊家族」,當中不乏政治、商業和專業領域的知名人士。 延伸閱讀「USC 南加大 - 最多政商名流和藝人的大學」 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加州大學 聖塔巴巴拉分校 UCSB 的理工和科學方面非常強盛,近年因屢獲諾貝爾奬而名次大躍,且計算機科學系在全美國大學的博士課程中排名頂尖,僅次於史丹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與賓州大學同列第五名。 延伸閱讀「UCSB 聖塔芭芭拉加大 - 緊臨太平洋的海岸校園」 7.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 Austin 德州大學 奧斯汀分校 UT Austin 以工程學院、商學院、自然科學學院,及教育學院聞名,是德州及中部地區最好的公立大學,更是 NASA 和 Boeing 的新鮮人才來源。 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加州大學 戴維斯分校 UC Davis 以農學起家,獸醫學是全美頂尖,除了研究設備高級之外,學校的體育設施及多元的學生社團也非常有名。 5.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華盛頓大學 UW 是一所全方位發展的大型研究型學府,是太平洋西北區最大的大學,也是美國西岸歷史最悠久的公立大學,華盛頓大學一直有強大的資金保障研究項目與儀器設備的水準,除了政府資助外,亦有雄厚的私人捐贈,比如比爾蓋茲的資助。 延伸閱讀「UW 華盛頓大學 - 西岸最美麗的卓越校園」 4. Stanford University 史丹佛大學 Stanford 被視作西岸的哈佛大學,是美國首家在校園內成立工業園區的大學,被科技集團與企業重重包圍,與高科技及商界建立密切的聯繫,各大電腦公司紛紛在這一線紮營,使得史丹佛擁有不可抹滅的地位。 延伸閱讀「Stanford 史丹佛大學 -和常春藤盟校齊名的私立學校 」 3.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舊金山州立大學 同樣屬於 CSU 加州州立大學之一,舊金山州立大學有 9個學院,坐落在美國加州經濟和高科技發展中心的舊金山,緊鄰南灣矽谷地區,更是世界高科技精英及著名大公司集中的所在地。 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加州大學 柏克萊分校 Cal Berkeley 是加州大學中最古老的一所,不但是美國排名第一的頂尖公立研究型大學,還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頂尖公立大學。柏克萊分校與史丹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一同被譽為美國工程科技界的學術領袖。 延伸閱讀「UC Berkeley 柏克萊大學 - 全美公立大學榜首」 1.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聖荷西州立大學 聖荷西州立大學也是 CSU 的一員,不僅是西岸歷史最悠久的公立大學,更是位於矽谷精華區,直接連結到舊金山科技中心,矽谷公司以地緣因素,平均雇用 San Jose State 的畢業生比其他大學來得多,尤其學校在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方面,可謂特別突出。 這份報告讀到這裡,也許會打破名校迷思,令人認為地理位置有時比大學綜合排名來得重要,然而,這個排名並不是針對高科技崗位,也沒有算入平均薪資所得。 排名第一的 San Jose State 出來的學生可能是在科技公司做普通行政工作,排名最後的 Cornell 畢業的學生卻可能是進入科技公司的研發團隊,二者的所得與未來發展大相徑庭。 矽谷之於科技業,猶如華爾街之於金融業。 矽谷以不到全國1%的人口,佔有美國總GDP的5%,成為經濟產值最大的區域之一,這裡是美國高科技人才的發跡地,也是資訊產業的集中地,集結了超過百萬名來自各地的科技人員,因而間接成為世界各國留學生的競技場和淘金場,要成為其中的佼佼者,大學的名字或許是次要,但學生從學校帶走的知識和技能,絕對是影響未來的關鍵。 高中在學輔導&申請大學輔導歡迎洽詢 A. League 專業顧問
-
2018-08-10 05:05:32
繼續閱讀
是的,美國大學招生委員會看學生的社群網站
加拿大作家克里夫湯普森曾說明,看陌生人的 Twitter 或 Facebook 一天,會感覺像一個讀一則簡短的故事,如果看一個月,那就像是在看一本小說了。透過社群網站認識一個陌生人並不難,不但可以從這個人的用字遣詞推測出他的個性,也可以從圖片上了解他的生活模式,或是從分享的連結去理解他平時關心的議題。而在申請大學這件事上,每年都有消息指出美國大學招生委員會瀏覽學生的社群網站。 今年四月 Kaplan 公布最新針對美國大學招生委員的訪問結果,有68%的委員認為觀看學生的社群媒體對審核申請的過程是公平的,這些委員的想法包括:「公司都會看應徵者的帳號,大學當然也可以看申請者的。」「這些是公開的資料,並非侵害隱私取得,既然是在網上搜尋得到的,那就是公平的。」當然也有些委員持反對意見,認為應該就學生提供的申請文件進行審核評估,而事實上,已經有許多大學在申請表單中加入一格填網址的欄位,讓學生選擇性地提供個人網頁資訊。儘管因為學生和年輕人從原本的主流 Facebook 轉向 Twitter, Instagram, Snapchat 等其他平台,導致近年真正有去瀏覽學生帳號的委員比例有下降的趨勢,例如從去年的40%掉到今年29%的,但這些有瀏覽的委員表示他們所看到的內容確實會影響他們審核的過程。 去年 Inside Higher Ed 的調查則公布,13%的私立大學及2%的公立大學有委員定期瀏覽申請者的社群媒體帳號,雖然無論公私立都只有14-15%的委員認為瀏覽是合理的,但有54%的私立大學委員及27%的公立大學委員都同意如果在社群網站上發現申請者的偏執行為或思想,應該要將其納入審核考量。 從這二份調查看來,社群網站影響力似乎不大,不過以下二個例子絕對是最好的借鏡。 2017年4月,Harvard College 哈佛學院(哈佛大學)撤銷了至少十名學生的錄取決定,因為這些學生在 Facebook 上組成一個名為「Harvard memes for horny bourgeois teens」的社團,並在網路上貼出具有攻擊性的圖片,包括嘲笑性侵害、大屠殺、兒童死亡事件,或是開玩笑說侵犯兒童能激起性慾,以及顯現針對特定種族的歧視與侮辱。雖然這是不公開的社團,但招生委員發現此社團後,要求社員學生提供在社團內的貼文及圖片,經過嚴格的查核後,最終將其中部分學生處以拒絕入學的處分。 同年8月,美國一所私立高中發現校內一名應屆畢業生在社群網站上發佈錄取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羅徹斯特大學的貼文,但學校從未接到需替這名學生寄送申請相關文件給大學的請求,經查證後發現學生是以在家自學的身份申請羅徹斯特大學,羅徹斯特大學也因而發現學生說謊並造假,立即撤銷了這名學生的錄取通知。 雖然在校成績、標準考試成績及課外活動是決定錄取的關鍵條件,但學生在社群媒體上的貼文仍有可能會影響錄取機會,故在此提醒欲至美國留學的學生需留意自己在網路上的言行舉止。 高中在學輔導&申請大學輔導歡迎洽詢 A. League 專業顧問
-
2018-07-01 02:38:42
繼續閱讀
STEM教育的重要性 — 留學美國不可不知的常識
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STEM Education 指的是結合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的整合教育,目的在提升科技發展與競爭力,進而影響國家發展。 早期的 STEM 教育實行於大學高等教育裡,後來美國聯邦政府強調將 STEM 計畫向下延伸至基礎教育,將 STEM 設為1-12年級的標準課綱之一,並從師資與教學方式上改變學生的教育。除了學校以外,社會上亦有不少 STEM 教育公司或是提倡 STEM 的科技企業,與政府一同普及化 STEM,使其走出教育層面,在獎學金、工業政策、相關法令、經費及研究上,得到全方面的支持。簡單來說,美國為了強化國家經濟發展並提高國家競爭力,而必須增強勞動人口的素質,素質的培養則建立在國民教育上;換句話而言,因為「孩子是國家未來的棟樑」,所以 STEM Education 要從小做起。 從留學的角度來看,STEM Degree 是美國許多行業招攬人才的有利條件之一,並非是大學裡有一個專門的 STEM 科系或是有一個特別的學位稱作 STEM Degree,而是在 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 四個領域裡的學士或碩博士學位都統稱為 STEM Degree。由於 STEM 重視跨領域整合、應用與創新,因此即便同樣是 STEM Degree,不同科系仍有不同程度的工作機會,例如 Computer Science 和 Software Engineering 是2018年美國科技產業中需求最高的科系,而 Mathematics, Physics, Life Sciences 等科系,雖然同樣熱門,但最後比較多進入學術研究的工作領域。在科技產業上,終究是工程出身的人才比純科學出身的更有競爭力。 另外,持 F-1 學生簽證赴美讀書,原先就有一年的 OPT,也就是畢業後有一年的時間可以使用學生簽證在美國工作,稱為 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 (OPT),如今持有 STEM Degree 的學生可以再延長一年,相當於 STEM Student 擁有二年的 OPT,從中可看出美國政府對留住人才的重視。 STEM 近年來也逐漸納入更多人文社會領域,衍生出 STEAM 或 STEM+ 及更多縮寫,美國甚至因而產生了一些 STEM 高中名校,連商學或管理研究所都開始籌設 STEM Program,凸顯出當代跨領域學習與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那麼,在台灣官方教育尚未走向國際化的此刻,計畫至美國留學的學生可以從課外活動方面加強 STEM,以下分享五種方式供學生參考。 參加國內與國際性比賽 國內有許多與 STEM 相關的比賽,數學競賽、科學競賽及台灣國際科學展覽都算,若是想在申請美國大學時產生明顯的加分作用,國際性的比賽會比較有優勢,例如奧林匹亞或是Intel國際科學暨工程展覽,這些都是學生能在校外展現學科興趣與能力的管道。 成為教學志工 想要增進科目能力的其中一個方式便是親自教學,指導校內的學弟妹或是校外的孩童與銀髮族,具體作法包括舉辦小學生營隊,輔導弱勢學童的課業,至養老院協助長輩學習科技產品,在自己的宗教信仰團體內發起讀書會,這些都是社區服務的一種,並且可以在準備教學的過程中,重新檢視自己的能力。 加入機器人教室 Robotics 機器人和 STEM 任一環節息息相關,如果學校有開設課程或是社團,盡量踴躍參加,如果沒有則可以尋求坊間的工作室、私人機構、補習班,或是參與寒暑假的營隊,跟上世界潮流。 架設網站或是 App 應用程式 Coding 程式語言也是這個年代的趨勢,先從學習基礎程式語言開始,累積一定程度與能力後,開始練習架設網站,或是開發自己設計的 App,之後還能應用在各種課外活動上,例如學生活動官網或公益募資平台。 自己創造 課外活動千百種,學生也能自行發想創造,例如對資訊工程有興趣但是學校沒有相關社團,則可以自己成立資工社,規劃社團課程,啟發同儕興趣,組織校際比賽,不僅能強化學科程度,也能發揮領導能力。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是只有驚天動地的企劃案才能被稱作 STEM,只要從微小處開始慢慢建立觀念,勇敢走出校園體制,培養國際素質,便能循序漸境地造就學生的競爭力,站在未來的世界舞台上。 高中升學&申請大學輔導歡迎洽詢 A. League 專業顧問
-
2018-05-02 15:10:28
繼續閱讀
留學人數年年增加,美國大學錄取率創新低
2018年申請入學結果發佈,美國頂尖私立大學皆表示今年收到了比往年多的申請文件,而學校要招收的新生人數,有的稍微增加,有的維持不變,有的甚至減少,因此,在申請人數上升的情況下,錄取率只能往下掉,這一屆 Class of 2022 幾乎都是校史上最低的錄取率,也導致錄取學生的平均在校成績和分數都提高了。 舉例而言,Harvard 哈佛大學的總錄取率僅有4.59%,是有史以來首度跌破5%,其中 Early Action 以14.5%的錄取率招收了超過一半的名額,Regular Decision 剩下2.43%的錄取率;MIT 麻省理工學院21,706位學生申請,接受其中1,464位,錄取率只有6.7%;Brown 布朗大學的申請人數比前一年增加8%,35,438人取2,566人,7.2%的錄取率,預計會有1,665位新生入學;所有私立大學裡收到最多申請的 NYU 紐約大學,擁有75,307位申請者,人數比去年上升12%,比十年前上升超過100%,取了15,722位,從五年前35%的錄取率,到去年28%的錄取率,到今年狠狠跌到19%的創新低錄取率,平均錄取SAT為1440分,也是創新高的分數。 另一方面,全美第一的公立大學 UC Berkeley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超過89,000人申請,錄取近13,000人;今年同樣排行公立第一名的 UCLA 洛杉磯分校更是超過113,000人申請,堪稱全美最多,也只能讓不到6,000名的學生註冊;就連 UCSD 聖地牙哥分校都有97,000人申請,而大學一年級的名額只有5,300個;UW 華盛頓大學的申請人數超過45,000人,新生名額大約6,800個,儘管錄取率相對較高,但難度並沒有減低,五年前國際學生不用考SAT也能錄取,反觀今年沒有1400分的SAT都被拒絕。更何況,公立大學本州學生的比例高則75%,低則60%,國際學生只能和美國國內外州生一同競爭那不到40%的名額。 種種數據都顯示,各國留學人數愈來愈多,國際學生最大的來源國包含加拿大、巴西、中國、南韓、印度,光是台灣的留學人數就年年增高,國際學校愈開愈多間,更何況是其他這些人口數量更多的國家。除此之外,平均高中應屆畢業生報名的大學間數增加,也貢獻了各大學所收到的大量申請件數,如今亞洲學生一人平均申請15間大學起跳,美國國內學生為了因應外國學生的競爭,從往年平均一人申請4-6間大學,提高到平均一人申請8-10間大學。 全球化競爭的情形,從早期的進出口與企業發展,到勞動人口的就業機會,再到現在的高中申請大學,年齡層愈趨下降,因此,「接受教育」遠比孩子們想像中來得重要,當他們站得不夠高或者被保護得太好而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時,身為家長若能預先幫孩子規劃,督促孩子及早為大學做準備,那將會是孩子日後的競爭力。 高中升學&申請大學輔導歡迎洽詢 A. League 專業顧問
-
2018-04-08 21:08:34
繼續閱讀